龙腾大同

 龙年呈国瑞,春日溢华光。幸逢壬辰龙年降临,说说龙与大同。

    龙是中国最大的神物,也是最大的吉祥物。几千年来,它无一刻离开过中国人的生活,朝野士庶都尊它为动物之长乃至万灵之长。其形象古有“三停九似之说”。南宋罗愿《尔雅翼·卷二八》引汉王符语云“世俗常画马首蛇身以为龙,实则有三停九似之说。谓自首至膊,膊至腰,腰至尾,皆相停也。九似者,角似鹿,头似驼,眼似兔,项似蛇,腹似蜃,鳞似鱼,爪似鹰,掌似虎,耳似牛。”龙能变化,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龙,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,春分而升天,秋分而潜渊。”龙是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,具有无限强大的生命力,变幻莫测,气象万千。上可腾云驾雾,下可循地入海,它无坚不摧,不可战胜。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力的象征吗?

    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龙的形象应用极广。从飞檐到鸱吻,从壁画到藻井,从桥栅到碑座,从刺绣到剪纸,从元宵节舞龙灯到二月二“引钱龙”,从迎亲的龙凤轿到出殡时用的“独龙杠”,从“龙凤呈祥”到“望子成龙”,各种各样的龙的造型无处不见,古城大同处处可感受到浓郁的龙文化氛围。

    在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雕刻的众多装饰纹样中,其中莲花纹样与龙形纹样最具宗教意义和运用价值,充分展示了美术设计上的视觉冲击作用。云冈石窟的龙既是装饰纹,又是八部护法神之一。早期石窟中,龙分布在佛龛两端,反顾式龙形,龙首似蛇头,小耳,无角,圆眼,宽颚,形象古朴凝重。中期的龙表现较为丰富,有二龙反顾,同时在壁顶壁面上出现了二龙交缠新形式,第12、13窟门拱顶部,第10窟北壁二龙缠绕须弥山的佛经故事,二龙凌空盘旋,将龙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第6窟中心塔柱下层佛本行故事中,“九龙灌顶”就是释迦牟尼降生,九龙喷水为其洗浴,体现了佛教中龙的神态。晚期石窟中,多为二龙反顾雕像出现,双翼渐小,角不如前期大而弯曲,有的龙头向上,双爪前伸,躯干有鱼鳞纹,形象更加生动。

    步入大同历史文物陈列的博物馆,在众多珍贵文物中,有许多龙的形象。综合厅中有北魏时期的“八曲云龙纹铜镜”、“蟠虺纹铜鼎”以及元代“十二生肖大铜镜”,龙的形象更加突出。2号展厅中有北魏遗址出土的“镂雕莲瓣龙纹金铜饰片”、“龙纹鎏金铜环”、“龙纹鎏金铜乳钉”、“鎏金铜铺首衔双龙环”和司马金龙墓石雕柱座上高浮雕四条蟠龙,首尾相逐于重峦叠嶂之中,技艺超群。3号展厅中,有云冈石窟山顶塔基遗址采集的石雕龙头像。还有石雕龙纹柱座等等。馆中朝朝代代的文物中,龙的形象触目可见。

    大同民间所绘、所雕、所绣、所剪的龙以虬龙、蛟龙、应龙较多,凤临阁中“美味稍麦”影壁,就是“夒龙拱壁”的设计。凤临阁汇集了木雕、砖雕、铜雕、石雕、彩绘、竹画、瓯塑、面塑、发绣等多种传统工艺来展示“龙凤文化”。龙厅中的龙台、龙椅、龙屏风,上有九龙藻井,下有地雕“二龙戏珠”,充分彰显了皇家风范。

    龙生九子,龙子的形象亦多见之。俗语说龙生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,各有所用。赑屃:形似龟,好负重,石碑下龟趺,博物馆、寺庙中均可见。螭吻:形似兽,性好望,为殿脊兽头。一名嘲风,性好险,可灭火。各寺庙大殿均有螭吻,以华严寺大雄宝殿正脊两端的金代琉璃鸱吻高达4.5米,为鸱吻之最。蒲牢:形似龙,性好吼,为钟上兽纽。现存华严寺原明代钟楼大钟,钟纽即是。狴犴:形似虎,有威力,性好讼。过去大同监狱门前就立有此物。饕餮:性好食,立于鼎盖上,市博物馆展品可见。趴蝮:性好水,过去兴云桥柱上雕有此物。睚眦:性好杀,见博物馆陈列的刀剑吞口。狻猊:形似狮,性好烟火,故立于香炉上。博物馆陈列香炉上可见。椒图:形似螺蚌,性好闲,立于门铺首。旧四合院大门铺首可见。此外,常见胡琴头上的“囚牛”,用于警巡的“金吾”,用于石碑两侧的“螭虎”和立于屋脊的“吞火”等均属龙子范畴。

    古都大同又被誉为“龙壁之城”。平城本是中国琉璃的发祥地,北魏平城宫殿建筑已用上琉璃。到明代琉璃工艺已达高峰,琉璃构件除用在寺庙宫殿建筑外,龙壁建筑尤为突出。据不完全统计,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,大同尚有大型龙壁17座之多。其中包括一龙壁12座,双面三龙壁1座,五龙壁3座,九龙壁1座。一龙壁有兴国寺门前双八字壁,四座壁心均有琉璃团龙;县文庙门前亦为双八字四座团龙壁。原县楼西有东岳庙,门前八字壁壁心各有一条琉璃团龙。近年网上公布的1907年法国沙畹在同拍摄的照片中,其中云冈石窟山门照片,可看到,在清末该寺山门外台阶下,左右各建八字壁一座,壁心砖雕菱形图案中间有琉璃团龙。观音堂门前有双面五彩三龙壁一座,为明代遗物。现立于善化寺门前的五龙壁,原为兴国寺前的照壁。原天尊庙前亦建有五彩五龙琉璃照壁,20世纪70年代初,因濒临倒塌拆除,原件保存在善化寺。县文庙前建砖雕五龙壁一座。壁心有五条砖雕团龙,为清代砖雕艺术之珍品。建筑年代最早、体量最大、最富艺术魅力的当数代王府前的五彩琉璃九龙壁,为龙壁之最,驰名中外。

    昔日的灵异神物,如今成为民族的象征,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标志,龙的传人最爱龙。让我们说龙道龙迎龙年。龙年春烂漫,华夏业辉煌。神州永和乐,世界大同欢。

 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atongzx.com/dtdts/37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