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自古皆帐篷

 大同从原始时代,一直到战国赵武灵王时代,都与少数民族杂居。

    “敕勒川,阴山下,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这首著名的北朝民歌,不禁赞美了我们的大同(平城)当时周围草原的风光,也告诉了我们当时的居住情况。

    《南齐书》卷五七《魏掳传》中记载了当时鲜卑人新使用的一种大型毡帐——百子帐,“以绳相交络,纽木枝帐,覆以青缯,形制平圆,下容百人坐,谓之‘繖’,一云‘百子帐’也”。据研究,百子帐是用牛毛绳从各面绑礼,以木条做成伞形支架,再用毡子覆盖而成,近似今天的蒙古包。
大同郊区沙岑子出土的太武帝时的壁画,尽绘了北魏都城大同西郊之氆氇毡包。这些毡包也可以说是鳞次栉比,很有秩序,与城内的里坊,相差无几。

    辽金时代,大同为五都之一,当时,辽金的帝王没有固定的宫殿,皇宫的迁徙,完全是一个大型仪仗队和起居大队。

    当时在大同城西郊,一直到西面的车轮山(现焦山寺),到处可以看到契丹人或女真人的毡包。

    焦山寺,原来在北魏时称大民寺,由于该山像车轮一样,所以叫车轮山,车轮山上有辽代建的方塔,塔下有须弥大殿。辽景宗耶律贤和他的夫人萧太后,就移居于此。他们出身于契丹游牧民族,逐水草而居。由于前面有五州川水,五州川水当时浩浩淼淼,西岸风景如画,人们竟把此河叫做“萧画河”。

    有诗云:“车轮山上五方塔,霞光皑皑披金箔、又见岸边尽氆氇,塞上野外好人家,牛羊追逐歌声唱,山呼帝后如太阳。”周围的仪仗队,皇家卫队,以及皇亲贵胄、契丹随民,尽居毡房帐篷之内,当时大同城四周都是这样的情像。

    元代,马可·波罗历游大同在城外也多见毡房。当时蒙古帝国已把大同和草原连接起来,蒙古族人民与城内汉民互通有无,特别是茶叶、马匹、铜器交往十分密切。

    大同城内有羊市巷、马市角。近年在羊市巷又发现有砖刻“羊子x号”的牌照,为当时羊市巷一巷就有帐篷,传说元朝部队到此地,多吃涮锅肉,因此,涮锅肉在大同十分发达。

    清代,大同有满族人统治,帐篷逐渐消失,但康熙皇帝两次路径大同,视察云冈石窟和大同城,一些士兵也在城外搭建帐篷。

    大同帐篷直到上世纪初也能见到,但为数不多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在大同城内乱衙门街空场内,有好事者搭建帐篷十几顶,供人们娱乐休闲……

    大同与帐篷结下了深深之情。大同因此形成了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解之缘,“走西口”唱遍了塞外长城。

 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atongzx.com/dtxys/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