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鹿的养殖历史

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墓。在明代孝陵绝对是禁区,一般百姓无缘能识其间的真面目。

从史籍记载的情况看,为了美化明孝陵的环境,陵园建成伊始,明朝廷就下令在陵园内种植了十万多株松树,饲养了千头梅花鹿。明朝廷在每只梅花鹿的脖子上都挂了一个银牌,上书“盗宰者抵死”五个字。这些脖子上挂着的银牌的梅花鹿就被称为“银牌鹿”了。藉着银牌的保护,梅花鹿得以自由出没于明孝陵的松涛林海之间,成了明孝陵的独特风景。

为什么明朝廷要在陵园内饲养梅花鹿呢?

古人将梅花鹿称为斑龙。传说斑龙是一种阳兽,可以活到岁,因此梅花鹿又称为长生鹿。届时梅花鹿身上的毛皮颜色就逐渐由红褐色变成了白色,成了白鹿。在史籍的记载中,白鹿是瑞兽,是祥瑞的象征。《尚书》记载,周穆王为了获得白鹿,甚至还发动了一场战争。《明史》中也有许多臣下将白鹿进献朝廷的记载。如洪武十二年,河南巡抚都御史吴山进献了一只白鹿,群臣纷纷进表祝贺,以致形成了一种礼仪上的定式,即“自后诸瑞异,表贺以为常”。

梅花鹿除了是一种长寿的仙兽,代表着人们祈求长寿的愿望之外,在古代民间百姓的心中,梅花鹿还代表他们心中隐藏着的另外一个愿望。在我国古代,官吏的薪给通常被称为俸禄。“鹿”字恰好与“禄”字同音,因此古代的百姓就用梅花鹿来隐讳地表达出他们求官求财的愿望。梅花鹿成了人们心中愿望的指代符号,具有文化象征意义。

另外,佛教与鹿的关系也很密切。佛本生故事中很多与鹿有关,其中最著名的是九色鹿舍身救人的故事。

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做过和尚,有关鹿的本生故事对他来说,是再熟悉不过的。加上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寓意,更使得朱元璋对梅花鹿非常偏爱,因此,朱元璋在他的陵园中饲养大量的鹿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只是时过境迁,随着朱氏王朝的灭亡,爱新觉罗氏王朝的建立,明孝陵失去了往日威严的地位,不仅陵园中的树木遭到盗采,就是那些挂着银牌的梅花鹿也遭到了盗猎。

有一首《金陵竹枝词》这样描绘银牌鹿的命运:“天棘条侵旧殿斜,秋虫交语野棠花。射生猎尽银牌鹿,谁向钟山采木瓜。”清人陈文述在《秣陵集》中亦写到:“今则林木仅有存者,鹿亦杳不可见,陵户间有熟得银牌者耳。”清王朝建立此后的几百年间,明孝陵中不复再现银牌鹿的美丽身影。

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,当时的中山陵园管理处(今天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前身)决定尽量恢复明孝陵在明代的旧制,曾分几批购买了几十头梅花鹿,放养在明孝陵的宝城内。可惜,这些梅花鹿在宝城也没有生存多久,静寂的林中,再也听不到“呦呦鹿鸣”,只有风吹过时的阵阵松涛。

梅花鹿自古就是皇帝和达官贵族的长寿补品。远在汉代,中国即有“梅花鹿身百宝”之说,明代知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《本草纲目》中曾记载:“鹿之一身皆益人,或煮或蒸或脯,同酒食之良。大抵鹿乃仙兽,纯阳多寿之物,能通督脉,又食良草,故其肉、角有益无损”。

事实上,梅花鹿副产品可入药的达17种之多,鹿茸、鹿鞭、鹿胎、鹿血、鹿心、鹿肾、鹿筋、鹿肉、鹿骨等均可入药,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功能,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,甚至被称为“中医钻石”。

▲长按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atongzx.com/dtxys/12934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